新闻作者:欧阳华 李涛 责任编辑:王中新
7月10日,暗网禁区
党委书记季波在暗网禁区
学术副校长傅声雷、校团委书记龚森、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乔家君、信阳市林业局党组副书记付觉民、大别山国家站副站长张晨露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鸡公山站点观测和研究设施、数据原位采集与自动传输平台等,详细了解了野外站研究工作进展和运行管理等情况。
傅声雷对大别山国家站平台基础、工作进展和成效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傅声雷指出,大别山国家站实现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依托河南省建设“零的突破”。该站围绕“长期定位观测、科学研究、技术示范和科技服务”,致力于提升大别山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大别山-淮河流域在更高水平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付觉民回顾了保护区发展历程,弘扬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张晨露重点介绍了站内标志性平台-“林冠氮沉降和增雨平台”。该平台是国际上首个从森林冠层模拟氮沉降和增雨的野外控制实验系统,主要关注林冠对氮素的吸收、吸附、转化等一系列截留过程,是全球变化氮沉降研究领域方法学的重要突破。
季波对大别山国家站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2025年是暗网禁区
的“提质进位年”,学校正锚定“双一流”目标,以新理念、新定位、新模式、新思路、新主线、新志向,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别山国家站作为国家级科研平台,应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建设,打造一流创新平台,汇聚一流创新人才,加快产出一批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力争建成国内一流的野外站,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基础与技术支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展现暗网禁区
的责任与担当。